把-4度的冰投入0度的水中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.答案是冰的体积增大但我很疑惑,为什么冰达到了熔点(0度)没有熔化,而是水遇冷达到凝固点则凝固了呢?说具体点.为什么冰不熔化呢?而是水凝固了呢?为什么是冰的质量增大而不是水的质量增大呢?

问题描述:

把-4度的冰投入0度的水中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.答案是冰的体积增大
但我很疑惑,为什么冰达到了熔点(0度)没有熔化,而是水遇冷达到凝固点则凝固了呢?说具体点.
为什么冰不熔化呢?而是水凝固了呢?为什么是冰的质量增大而不是水的质量增大呢?

如果水较少的话,最后冰还达不到0度在0下

(忘了加一句了,水的凝固点是0度,而冰的液化点也是0度,但冰从-4度到0度的过程中一定还是冰,因为它还没达到熔点,而水从0度转到-4度的过程中,只能变成冰,因为它已经低于0度的凝固点了)你问得好,你问为什么冰不熔化呢?而是水凝固了呢?那我反问你一下,为什么冰就一定要熔化呢,而不能是水凝固呢???
要解决这问题,还是如这里一个兄弟所说的那样,能量总是由高的向能量低的转化。0度的水的温度比-4度的冰的温度高,所以首先,冰周围的水是慢慢降低温度,因而冰变大了,但冰变大的同时,冰的温度也在升高了,如果冰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实在是少太多的话,冰增多也只是一舜间!
用两个极端的方式来想这问题吧。如果你有一水池那么多的0度的水,你放一颗米那么大的-4度的冰进去,冰或许会在0.00001秒内是变大了,但最后它还是变成了水.
另一极端,如果你用一滴0度的水放进-4度的冰山那,你说冰山是不是变大了

自然界总是自发的由能量高向能量低转化的,就是能量越高越不稳定的意思。
冰化成水时是吸收热量的,当给冰提供一个溶解热时冰才化成水,而水结冰时是放出热量的,在自然界可以自发的转化。

冰要在0度以上才会溶化,水要在0度以下才能结冰.所以在0度基本是保持不变.而冰遇到水要吸收热量,所以水在0度让冰吸收热量而降到0度以下,所以就在与冰接触的地方迅速的结冰.

你想这道题的思路首先不正确,正确的想法应该是:一个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,因此常常有人在这里产生思维误区,你其实不必想得这么复杂,它的道理是,0度的水在遇到-4度的冰便产生了一个放热现象,水放热便凝结了,如还不明白看看以下资料

0度是一个相变温度(1大气压),并不是到达零度后必然会水变冰或冰变水。冰水混合物为0度,搞清楚焓熵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。